您的位置: 首页  青年风采

了不起的你丨全柳贞:再走一步,“缘”梦龙州!

取一捧“柳”絮寄情思于浩渺书海

守一份“贞”意系初心于教育之诗

与广西龙州二度结缘

支教保研至本校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汉语言文学(初阳)2001班的全柳贞

不惧“破圈”,寄心于远

脚步行过旷野

心中自成篇章

 


“人生总要寻求突破”


“人生总要寻求自我突破,对我来说,前往澳门就是走出舒适圈。”


迈出澳门国际机场的那一刻,一种陌生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英粤双语的车载广播、按汇率结算的公交、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起初,澳门的一切都让全柳贞感到无所适从。跟随浙师大澳门研学团的步伐,她决心在这里迎接全新的惊喜与挑战。

 


澳门研学团合照(第一排左三)

 

参观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穿梭于博物馆的陈列柜间,同教授一起探讨教育制度特色,全柳贞与同伴们不仅切身体验了澳门的前沿技术和多元文化,还在观点交流中不断开拓教育思维。

 




全柳贞在澳门研学团获得的相关资质证书

 

这位土生土长的金华女孩凡事力求稳妥,在参加研学团前,她从未想过要从自己的舒适圈中“出走”。随团研习,参与讲座,实地调研,走访街巷,汇报成果……当全柳贞全身心投入进研学活动时,她发现独立生活在陌生的城市似乎并不难以接受。

 


全柳贞参加澳门研学团时的照片

 

“‘出走’或许会上瘾。”谈起参加澳门研学团的这段经历,全柳贞打趣道。


大三时,全柳贞在中文卓越教师班体会到另一种层面的“出走”。在指导老师余凡的组织下,卓教班学员们围绕《名作重读》开展读书沙龙活动。

 


读书沙龙合影(右一)

 

“充分了解前辈学者进入经典的方式,吸收借鉴他们的独到经验、做法、技巧,才能使我们从教书‘匠’成为学者型教师。”老师的循循善诱、同伴的精辟新见,为一向重视个人阅读感受的全柳贞开启了不同的思考视角。


“谱系”研读方法、比较阅读模式、知识“迁移”思维,共同交汇为奔流的活水,一点点涤荡开全柳贞的思维定势。她拨云睹日,奔向面目一新的知识原野。

 


全柳贞《名作重读》部分读书笔记

 

从身体的“出走”再到思维的拓展,全柳贞不断打破周遭安逸的“罗网”,用“突破”与“转变”,给过去的自己提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无论如何,我想成为一名教师”

 

早在填报浙师大之初,全柳贞的心中就抱着坚定的信念:“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我一定要成为一名教师。”


全柳贞的师范初心在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充盈。一次“‘信’好有你”志愿活动中,她收到了龙州县民族中学一名男孩的来信。


“我偏科太严重了,语文成绩特别不理想。”男孩用稚嫩的笔迹诉说着烦恼,字里行间的诚恳深深打动了全柳贞。为了不辜负这份真心,全柳贞也将解惑与鼓励的话语倾注于笔尖,这封跨越金华与龙州的书信,坚定了她从教的初心。

 


男孩与全柳贞往来的信件(上下滑动查看)

 

怀着教师梦,2022年的夏天,全柳贞和10名同学组成“缘梦”小分队,赴岩头村参加为期12天的“春泥计划——家门口夏令营”活动。这是她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上讲台。

 


“缘梦”小分队与孩子们的合照(最后一排左一)

 

考虑到孩童的天性,全柳贞在备课时会有意识地添加一些故事性内容,给抽象的理论知识披上一件生动有趣的“外衣”。在介绍《唐宋传奇》的课上,比起按部就班地呈现该书的内容梗概与时代背景,全柳贞选择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故事,让正直磊落的柳毅、敢于追爱又无可奈何的崔莺莺等形象深入人心。

 


全柳贞的备课资料(节选)

 

“我想,如果能引发孩子们对国学的兴趣和热爱就再好不过了。”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成就了这堂课。下课时,看着孩子们意犹未尽的目光,全柳贞体会到一种莫大的成就感。

 


全柳贞在夏令营授课(左右滑动查看)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接轨,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真实的教育画卷在全柳贞面前徐徐铺开,讲台上的全老师实现了由“看画”到“入画”的过程。

 

“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一步一前行,全柳贞的身边不乏“同行者”与“引路人”。初阳专业联盟负责人、科研委员、信息委员……大学期间,全柳贞“身兼数职”,她的身影总是忙碌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第一次独立筹办班级·专业风采大赛,全柳贞在感到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意识到肩上的责任。

 


全柳贞参与策划的班级·专业风采大赛合影

 

策划组织、布控现场、流程彩排、计时统分,在主席团与其他部门的协力合作下,这场活动得以顺利推进。舞台上,同学们换上古装,或吟诗作赋,或踏歌而舞,诠释出别具一格的班级风采。


“修炼”路上不乏同行者。回顾这段经历,全柳贞由衷感慨:“团体力量是永远大于个人力量的。”

 


班级表演图片(左右滑动查看)

 

如果说“同行者”陪全柳贞走过了漫漫长路,那么“引路人”则为她指明了继续前行的方向。


叶可老师正是这么一位“引路人”。“寻求转变、深耕教育”,了解到全柳贞的意愿后,叶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分析当下专业发展态势,为她寻找未来的可能性。“支教保研或许会适合你。”一次与老师的对话,让全柳贞看见一条全新的逐梦之路。

 


全柳贞与叶可老师的聊天记录(上下滑动查看)

 

全柳贞对这位“引路者”不胜感激。解答困惑、谈天鼓励,在叶可老师的帮助下,全柳贞准备支保材料,打磨面试讲稿。最终,她如愿踏上支教之路,“缘”梦龙州。

 


全柳贞与室友的合照(左一)

 

一封龙州的来信,终成为一张去往龙州的机票。就如莫顿·亨特的文章所写:“走一步,再走一步”。无数个小步汇聚起生命的长路,回想起路途中无数的身影,全柳贞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人的“引路人”。初心不变,步履不歇,她的故事正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