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年风采

了不起的你|周子荣:厚积薄发,她将微光汇成圆梦之炬

笃行不怠,厚积薄发

她是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191班的

周子荣

 


三年平均绩点4.01

现已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发表SCI三区文章一篇

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题

主持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

“新苗人才计划”课题

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菲仕奖学金

曾任新生学长、院党员之家副主任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一份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保研待录取通知,见证了周子荣在浙师的奋斗历程。提及自己的保研,周子荣自言“是有点意外的”。每一次美丽的盛开都要经历长期的蓄力,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中,周子荣真正做到了积微小成远大。高中毕业时,周子荣想成为一名老师,虽然大一时的她被录取到计算机大类,没有直接进入师范专业,但在了解到专业分流有师范方向时,她很快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并为此付出了极大努力,“我当时的目标就是全心投入学习中,进入自己喜欢的师范方向。”



她的目标并不是一时兴起便为自己随意定下的“空头支票”,而是指引她一直充实自我的明灯。在成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后,周子荣又毫不松懈地奔向下一个更远的目标,每堂课的第一排就成了她汲取专业知识的“最前线”。对待每一门课程,她都有着自己的学习方式,整理的纲要、笔记以及课程文件,也成为了她宝贵的“数据库”。大学三年来,她一直保持着优异的课业成绩,多次包揽班级专业课第一名。



“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周子荣对自己学习状态的高度概括。即使是周末的闲暇时间,她也会选择在图文信息中心温习功课,除了饭点前后的短暂放松之外,她将其它时间都投入了学习中。在图书馆,她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当被问及这样的生活是否让她感到疲惫时,周子荣笑道:“其实当这一切变成你的一种习惯时,做起来就没有那么难了。”她也并非没有出现走神、疲惫等状况,在短暂的起身放松后,便又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之中了。



学习的行路必有晦明不定,周子荣的学习也存在着瓶颈与困难。当自己有压力或有“摆烂情绪”时,她会通过跑步、散步等方式去纾解。当面对实在解不开的心结时,她也会选择向身边的同学、辅导员倾诉。周子荣清晰地观望着、测量着自己和理想之间的距离,相较于目标的遥远她更关注于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做实事”是她每天对自己的总结。晚上躺在床上,复盘今天都干了些什么,是周子荣每天都在做的事。把生活过得充实是周子荣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乐在其中的事情。

 


孜孜不倦,有志竟成



闪闪发光的努力者会在更多领域有所耕耘。在学院优秀前辈们的吸引下,她开始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各类项目课题组,收获省建模赛三等奖、校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奖项。在机缘巧合之下,她加入了刘洋老师的课题组进行学习。没有太多经验的她从基础开始慢慢摸索,看文献、做汇报、和老师交流......日夜交替中,她成为了那个可靠的负责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周子荣的积累和勇于尝试的“主动出击”使她牢牢把握住了这次机会。面对这项有挑战性且要求严格的课题,周子荣选择了走向未知领域,挑战自己。多在不同的领域尝试才能有更多的收获,这也是这一经历给她留下的深切感触。更令她惊喜的是,考研面试的问题恰巧和她发表的文章相关。最初的尝试和坚持终会在某个时间段结出硕果,在科研方面的坚持也终会得到回响。



尽管一些对课题相关文章的阅览和学习让她感到压力,但老师的鼓励和同伴的陪伴给予了她克服困难的勇气。在课题组里,她不仅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收获了“硬核”的课外专业知识、学会了一些理论学习中接触不到的科研写作基本功,还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的共处中提升了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及这段科研的时光,周子荣笑着说,虽然这段经历中有过困难,但她更多收获的是幸福——并将一直铭记。最终,周子荣所在的课题小组成功发表了一篇SCI三区文章。

 


星火虽微,光热不息



如果说学习是周子荣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那学生工作和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就是和旋律完美配合的优美歌词。“学生工作和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不同于课本的知识,还促使我意识到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提高效率。”除了课堂和课后学习时间,周子荣的课余时间也安排的十分充实。



从组织部干事到副主任,周子荣在院党员之家不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当她面对是否留任的选择时,郑蓉蓉学姐用自己的经历作为引导,给她提出参考和建议;面对繁杂的工作,沈湘瑜学姐总是鼓励她勇敢向别人求助,和团队一同协作。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学生工作中,周子荣始终保持谦卑,向内自省,向外完善。她始终觉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优秀的人总会被更优秀的人吸引着。周子荣因为曾在初入大学时感受到了来自新生学长的关心和正向引导,大二时的她便也拿起了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新生们口中热心的学姐、心中优秀的榜样。作为学姐的她,积极开展free talk沙龙答疑活动,耐心地为初入大学的新生们解答生活和学习上的疑问。



“并非给自己添麻烦,而是想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是周子荣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初衷。周子荣是个闲不下来的人,在寒暑假之余,她积极参与了家乡青学联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C9+100”高校赣协支教活动、青苗课堂活动......每一个活动的现场或幕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作为师范生,她积极参加了青学联组织的支教活动。在支教活动中,她和家乡其他的大学生一起被派往较为偏远的乡村小学教学,对于有些留守儿童来说,这不仅只是教学,更是一种陪伴。在与孩子们一起写字、画画、玩游戏的过程中,周子荣感受着他们带给她的温暖和情谊,也成长为了更好的自己。



足够的自律和勤奋让周子荣在大学学习之旅中披荆斩棘,最终到达繁花彼岸。收到录取通知后的她依旧没有松懈下来:联系导师、开展基本的课题学习与研究,为未来的读研生活夯实基础。谈起未来规划,周子荣眼里满是坚定和确信:“我的目标是成为高校辅导员或高中老师。”她像是茫茫大海中目标极其明确的扬帆的船,注定会到达彼岸。



寄语



当被问到有什么话想对学弟学妹说的,周子荣表示:专注于当下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面对学科竞赛与课题时,要勇敢一点去尝试,失败也没有关系,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自己的荣耀,用奋斗塑造自我,用拼搏书写充实多彩的大学画卷。



编辑:申雨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