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年风采

了不起的你|严刘鑫:为了划破黑夜,他成为自己的流星

流星划过,就有无限种可能!



他是严刘鑫,设计与创意学院2020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竞赛、支教、创业……在他的身上,你能看到不被定义的自由。从学校走向社会,他的每一步都走得专注、耐心、坚定和勇敢。在他的人生书籍里,写满了许多不一样的故事。

 

 

无言求索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在浙师深耕近八年时光,严刘鑫已经将设计融入了生活。说起严刘鑫与设计的结缘,“热爱”贯穿了这个故事的始末。刚开始接触设计的他,仅仅是按部就班完成日常的学习,直到感受到导师徐成钢对设计的热爱和专注程度,他深深地被这份热爱影响。在与导师一起进行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渐发掘自己对设计的兴趣。爱上设计的他从此开始奋斗,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十佳团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标兵”……众多荣誉称号,是对他无声热爱的最好阐述。



“精益求精,将最初的想法执行到底”是严刘鑫一直贯彻的设计理念,对待作品,严刘鑫秉持着“匠心”,追求精细,对每一份作品百般打磨。完美的状态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他会重新出发,只为追求一个更好的状态。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对完美的追求是美的创造之始。为了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他删掉了手机上的短视频软件和微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设计项目的创作中,保持学习和阅读的习惯,让书籍成为生命的养料,是他静心追求的“秘籍”。



除了专业学习,竞赛也是他学习生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一个夜晚到另一个夜晚,不停地酝酿灵感投入创作,已经成为严刘鑫独特的生活方式。说起参加竞赛的原因,他认为竞赛是一个开拓眼界、激励自己的平台。在赛场上遇见更优秀的人,从而取长补短。如今,身经百战的他最大的收获是耐心、毅力,以及知识面的拓展。在获奖作品《大度中国》的创作过程中,严刘鑫和工作伙伴一起钻探细节,把握主题,以“字绘”形式将众多元素组合在三个维度内,用一份真诚反复打磨,创造出属于他们团队的“高度、速度、温度”。



参赛初期难免会经历失败。主动参加比赛,看着项目石沉大海,他也曾失落,却不曾放弃。他在试错中不断积累经验,经过一次次地修改和灵感重塑最终摘得星辰: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九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决赛三等奖……在赛场上收获众多的他还参与了浙江师范大学导视系统、本科生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报考指南等项目的设计。在浙江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他更是担任环境布置主视觉设计师。从赛场到日常,他一路向前,满满的履历背后是他坚持的身影。




坚定热忱



对严刘鑫来说,兼顾学业与学生工作并非是难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论做什么事情,逻辑都是一样的。”他始终坚信一个有能力的人能在各个领域展示自我、做出贡献。学以致用,将设计的过程融入工作,是他参与学生工作的心得——前期调研,然后整理,最后创作出作品,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作为曾经的校学生会副主席兼社团联合会主席,他热爱着组织也享受着工作。



社团工作繁重而辛苦,作为主席的他往往忙于各项事务,但他十分珍惜这段忙碌的时光。“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不会感到劳累。”从校庆到社团文化节,处处都是他和朋友们活跃的身影。说起难忘的回忆,严刘鑫提及当年开学典礼之前紧张的准备工作,为了保证浇筑师颂台的环节不受影响,严刘鑫和社团联的同学们彻夜未眠,保障开学典礼顺利进行。整夜未眠的忙碌只因细节不容出错,抚慰人心的除了完美的收官,更有互相鼓励、共同努力的美好



在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友人之外,严刘鑫还在学生工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意义。工作中困难接踵而至,但他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培养自己的应对能力并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自我。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让他了解许多学习中无法接触到的知识,碰见许多无法认识的人。在工作的星空中,熠熠生辉,留下一路闪光。



在学生工作之余,严刘鑫还参加了校合唱队。结识同伴、一起放声歌唱、和同学创作歌曲,构成他对合唱队的美好回忆。在他与师生校友们共同创作的《我们终会相遇》里,他将自己的心声传达给所有人:你说未来怎样,须臾的光也配释放。

 

微光成炬



为什么会选择去支教?在严刘鑫本科期间,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有很多优秀的助班、学长学姐都选择去支教,于是他也选择接过她们手中的接力棒,努力成为孩子们口中“最喜欢的老师”。因此他也便成了孩子们成长中的好老师。除此之外,“从乡村中来,到乡村中去”,也是严刘鑫此行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想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更丰富的世界,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初中一年级,是孩子们成长的新篇章,严刘鑫和他们的故事,也就此开始。严刘鑫在广西龙州县第一中学首届“浙师班”中担任副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在那里,他看到了教育差异,看到了更多不一样的学生。说起和孩子们的相处日常,严刘鑫陷入了那段久远而美好的回忆中。学习、生活、玩乐......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同学们学习成绩不好,他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将知识教给他们。看到他们的成绩慢慢进步,严刘鑫除了自己有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替他们感到开心;面对学生心理问题,他会耐心倾听,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一起寻求解决办法。他的温暖和关心,让内心脆弱的女同学在成绩上取得进步,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他的鼓励和劝导,让打算放弃学业的班长重返校园。他说力量虽小,但总归有。



问及支教的意义,你能从严刘鑫的脸上看出很多情绪:是关于难忘,关于遗憾。他难以忘怀那些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运动会上一起奔跑、互相加油,地震中互相帮助、传递温暖。他遗憾自己没有影响到更多的人。即使如此,他也在用实践证明着自己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寻梦而行

回味起支教的时光,严刘鑫更加坚定地想要回到乡村,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助力乡村振兴。在学校暑期实践时获得契机,有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支持,就这样,秉着“二十几岁的年纪该带点冲动”的想法,严刘鑫在兰溪游埠古镇开了第一家店——Need Dream音乐酒吧。这是他创业的开始,也是他乡村振兴之路的开始。把它作为一个引子,严刘鑫想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回到乡村去,到古镇里面去发展。



音乐酒吧位于游埠镇早茶街。创业起初,“早茶街开酒吧”的想法让很多人对这件事情持有质疑,他们却不知道这是严刘鑫经过一周多的实地考察,理性大胆做出的决定。在游埠镇生活的一周时间里,他发现这里风土人情和早茶文化完全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缺少的只是向外推广。发展乡村经济,就应该利用原有的优势做出创新和改变。“虽然短期也许赚不到钱,但一旦形成新业态,那就是一片新蓝海”。不到三个月,音乐酒吧已经初步实现盈利。



继去年九月份开了第一家音乐酒吧后,在兰溪政府、文旅集团、属地高校的支持下,严刘鑫的咖啡文创店于11月开业,目前已有四家店铺,里面不仅能喝咖啡,还有他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他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将兰溪文化融于产品之中,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的文化输出。在严刘鑫看来,吸引客人来消费只是较为浅层的输出,推广当地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将“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大有可为,不负时代。



说起对创业对于他的意义,严刘鑫将未来的愿景一一道出。因为这份热爱和坚持,严刘鑫作为青年下乡创业代表被选为了共青团金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他希望自己可以引领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乡村、发展乡村,让每个青年都可以成为建设共同富裕的先锋力量。

 

携酒以遨游,快哉天地间

待飞鸟来信,肆意生长

星月山岗也为他祝贺

“刘鑫”划破天际,沿途的风景都尽收眼底



来源:浙师青年

编辑:申雨莹